本刊、网记者周正东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物及艺术成就的宝库,为让幼儿感受淮安文化底蕴的悠久历史,体现人文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10月20日,江苏淮安市淮师一附小小四(1)、小三(5、14)幼儿班带领孩子们开启“淮安博物馆”之旅,开展体验式学习,近距离接触文物、了解淮安深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孩子们对淮安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走进淮安博物馆三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展厅,孩子们瞬间被映入眼帘的棘鱼化石带入古生物的神奇世界。淮安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早在第三纪时,淮安就已经成为古脊椎动物的乐园,纳玛象、古菱齿象等六七十种动物都曾生活于此,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资源。
1978年,在淮安高庄村附近发现了一座春秋战国墓,也是苏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战国时期墓葬,淮安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车舆铜饰件就出土于此。同时出土的刻纹青铜器、青铜马车饰件、双囱原始瓷带盖熏炉等战国重器,也以它们沧桑的姿态诉说着属于这里的历史故事。
跟随着一件件珍贵的古文物逐步探索淮安的“前世”,偌大的展柜内,一件2004年在运河村战国墓出土的木雕鼓车吸引了老师孩子们的目光。据了解,这是国内考古发现中保存最完好和雕刻最精美的木雕鼓车,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精美纹饰。
淮安市博物馆讲解员告诉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馆内常设特色展,荣获江苏省优秀陈列展览精品奖。因展品数量多,史料丰富,通过‘史前淮安、文明溯源、楚韵汉风、融南汇北、漕运中枢、盐榷重关、河务关键、英杰辈出’8个篇章详细梳理了淮安历史发展脉络,全面展示了淮安的古今风貌,彰显了淮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魅力。”
以史为鉴,方知未来。“之所以在周日带孩子们过来,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淮安的历史文化,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幼儿园媛媛、欢欢老师说。(杜娟 戴洁 时媛媛 张家欢)
来源:江苏采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