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 记者 刘松林
近日,走进射阳县海河镇万亩有机果蔬园区,一排排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温暖如春的大棚里,一眼望去,西葫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个个翠绿光滑的果实掩映其间;采摘人员在田垄中间来回穿梭忙着对采摘下来的西葫芦装箱打包,大卡车旁的箱子里满满当当的西葫芦,承载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温度偏高,比往年长势要好。目前刚刚上市,产量大概每个棚300—400斤,我们家28个棚,每天都能收9000斤的样子。”老科协帮扶的种植户董云高话里话外都是喜悦,“从今往后,每天都可以采收,可持续到明年的6月份呢!”
“鹤宇”牌西葫芦”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海河镇新绿福生态蔬菜是中国最大的西葫芦生长基地,2015年12月在中国蔬菜品牌大会上被评为“中国蔬菜百强品牌”。西葫芦产地海河镇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果蔬等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生产的西葫芦果形整齐、外观鲜绿,口感脆嫩、可荤可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主要销往上海、苏锡常淮等大中城市菜场和超市。正在装车的刘志州说:“我们这边每天都能发4到5辆车到苏南的农贸市场,大概四五十吨货,基本上每天都销空,比较抢手的。”
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同时,该镇老科协还引导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引进新品种,进一步做活特色种植,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老科协帮我们我们从新疆引进了新品种——秀3号,这个品种长势、抗寒性、抗病性都比较好,产量也要高到20%左右。”种植户彭光照告诉笔者。
在海河,以种植西葫芦为主业的农户有70多户,种植总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西葫芦超5万吨,总产值近两亿元。产业的发展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个月都可以挣3000多块钱,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照顾到家庭,很满意!”正在忙碌的王进告诉记者。
目前,海河镇西葫芦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实施无公害的标准流程,生产的西葫芦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下一步,海河镇将继续依托西葫芦地理标志,立足本地的良好环境,突出绿色、生态技术应用,坚持绿色生产,提升品质,创塑品牌,进一步提升海河西葫芦的市场竞争力。(邱训龙 陈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