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今年的河蟹养殖及销售的挑战

2024-10-16 11:43:19    来源:江苏采编中心    

强明君

2024年的河蟹养殖及销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以泰州盐城这两个最大的产区为例,如果从2024年6月15日左右起算(盐城最高温34℃在6月9日,泰州最高温34℃在6月19日)至9月30日止,持续时间超过100天。相较2022年的高温,今年问题更为严重。高温时间长,池塘水草难保,养殖中期及后期持续损伤问题突出;河蟹迟迟不能硬壳,不能成熟,流通渠道收发货损伤也大;品质问题突出,社会经济消费降级和低迷,市场需求疲软加之消费者网络差评及投诉居多,对河蟹的美誉度下降,现在的局面是养殖者、销售者、消费者都不满意,个个环节叫苦不迭。面对这些情况,今年河蟹产业尤其盐城泰州扬州区域的河蟹养殖及销售同行需要打一个持久战。

一、目前河蟹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形势

河蟹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养殖多年也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如果以疫情开始的2020年为界,精养塘面积总量在2020年基本达到顶峰,2020年后新增量应该低于复耕及光伏量,笼统的估算泰州盐城扬州等地估计在200万亩,环洪泽湖估计在100万亩,这300万亩左右的主产区养殖量是我们产业的中坚和支柱力量。根据2021-2023年的养殖及销售情况,市场并未出现大面积或者局部滞销情况,同时河蟹又是生鲜水产品,不能冷冻存储,从而可以得出供需大体平衡的结论,另外前两年年虽然是经济下行周期,依然能卖掉,那在不增加总量的情况下,经济开始上行呢?我只能说国内以及东南亚市场太大了,所以很多人担心的卖不掉问题我认为是错误的。

河蟹产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和特殊的产业。其一,河蟹是一种有文化属性的特色水产品,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予以着墨寄情歌咏,作为品尝、节礼、日常消费等功能,在现在的国内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地位也日益牢固。其二,河蟹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养殖及消费水产品,说大了是不参与全球竞争,不受国际局势和政治影响,相对来说还可以扩大出口,进入东南亚市场。相较于对虾、牛肉等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们河蟹产业就相对比较庆幸了。

对于河蟹的未来,前景我非常看好,即使我们依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河蟹因为特殊的生物特性,想在不增加养殖面积的情况下,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供应,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不像养猪行业,小散已经退场,目前是大资本集团的天下。倒是随着养殖群体老龄化的现象供应量有可能下降,比如目前苏南很多塘口就是这种趋势。又因为国家为保护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可能再允许开挖耕地用来养蟹,相反很多蟹塘可能因为合同到期会有被清退的风险。所有不管是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总量的供应不会有大的增加(这里抛开因为气候因素导致的产量高低),但消费市场总体不会有下降只会增加,从以上几点是我长期对行业看好的根据。

二、2024年的河蟹养殖情况及目前的市场流通情况

图1、2022年和2024年泰州盐城气温对比表

2024年的河蟹养殖主养区和其他区域都有的特点:1、投放密度增加,以兴化为例平均在2000只/亩左右,放养密度为兴化养殖历史以来的最高位置。2、高温时间过长,损伤较大,今年的产量可能受到影响。养殖阶段尤其青虾套养损伤太大,专门套养青虾的塘口几乎无一幸免,另外因为高温和密度导致水草提前不保的塘口,损伤也不在少数。3、迟迟未能达到成熟标准,今年中秋节又是历史高价的一次,主要问题还是物以稀为贵,即使卖上去的蟹,品质也堪忧,这样被消费批评也再所难免。4、国庆前出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之前兴化因为上市早,国庆前能回本的养殖户总有一批,但今年却寥寥无几,这也将为后期销售带来很大压力。

那我们再来看看市场流通的情况。兴化的各大市场收购门市,比往年冷清了不少,一方面很多新加入的门市纷纷选择将收购点设在塘口附近,便于养殖户来往,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市场的流通量还没起来,有些人说“感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是的,比方说今年某些门市的往年这时候每天能走5000斤货,现在估计也就2000-3000斤,并且就算量下降了销售商还是“多收多亏、少收少亏、不收稳亏”,虽然是打趣的话,但却很贴切的反应了流通渠道的情况。

那很多人要问了,造成目前流通难以起量的原因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质量,在损耗,在消费,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首先说质量,造成质量未能达到标准,不是我们养殖的偷工减料,而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老天做主的,我们人为的只能是辅助,这里不是要否定我们的勤劳和技术管理,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要尊重自然。其次是损耗,这个损耗是从养殖到销售都发生,在塘口硬度不够,下笼捕蟹,机械性损伤在所难免,有些被挑下的再次回塘,损在塘口,在销售端礼盒和批发都是泡沫箱打冰,很多隔天到,远的两日到,大批量的死亡在今年也达到了历史之最。最后到消费者,大的方面受经济下行的影响,送礼、团购、高端酒店的消费都大幅下滑,中低端的消费潜力还很大,也有可能中秋节的过高价格压制了中层消费。另外质量方面,中秋节拿了高价买了蟹送人或者自己吃,吃下去品味不佳,有的空、有的苦、短期内他还会买吗?我身边也有朋友问我,现在螃蟹到时候了吗?我只能委婉的说,现在适合尝鲜,螃蟹还没完全成熟,这种情况估计很多人的身边也会有发生。

所以我们大体可以判断存塘量还有很多,主产区如此,那其他区域晚卖的区域几乎没动。流通市场还没完全起来,后面还需要长时间进行缓慢消化,今年的河蟹养殖和销售势必都要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三、如何打好持久战

总的来说,我们不管是养殖者还是销售者,应该树立好质量第一的理念。我们始终要知道,最终的买单者是我们的消费者,现在的消费者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都需要好质量蟹(精品蟹),这也是消费理念提档升级的一个大趋势,就像现在的汽车工业一样,不光是需要开起来能跑,汽车的舒适性、外观和电子配置等要求越来越高的道理一样。市场对质量的呼唤、消费者的需求是我们流通市场越来越多的商户选择走上精品蟹销售的原因,精品蟹的价格好于普通蟹,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养殖者走上精品蟹的养殖模式。

要打持久战,又分为好几种情况,养殖塘口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塘口目前陆续损伤量大,难以坚持到最后,这种情况需要提前陆续销售,尽量挽回损失;有些塘口为纯母塘口今年上市也并未能如期达到成熟情况,这些塘口建议根据蟹的成熟程度陆续上市;有些没有草的塘口肥水和投喂工作做好,即将降温后育肥很快,陆续根据成熟度陆续上市;有些环节比较理想也未有损伤风险的塘口,根据成熟度上市,这种是大部分塘口情况,也是最需要打持久战的塘口,尤其以大塘口居多。

做好是否打持久战的计划后,我们来看看养殖管理上需要重视哪些问题。

1、调整投喂模式。前期为了冲刺两节而大量投喂冰鲜鱼及动物蛋白的塘口,接下来应调整到饲料(发酵饲料)和玉米等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

2、调整水草比例。肥水育肥目前已经得到大部分养殖户的认可,但水草过多又难以肥水,所以减少一部分水草的比例,将水调整到肥活嫩爽的状态,保证池塘溶氧的问题,是打好持久战的充分必要条件。

3、做好水环境调控。后期底质容易恶化,导致氨氮和亚硝问题突出,要提前做好改底等工作,多用安全无刺激的生物制剂类产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问题的发生。

养殖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和计划,负责销售的同仁同样要有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信息透明,河蟹的销售利润也较以往有下滑,分蛋糕的人多了,拿到的蛋糕也会少,有些人可能还需要承担货款无法收回的成本式亏损。现在河蟹成熟晚,精品货源少,尤其是大的精品蟹销售收购商拿不到货,追求质量的消费者吃不到好的蟹,我们现在做的只有耐心等待,不能为了保持往日的收购雄风而降低质量要求来收购,始终应该以坚持质量第一来收购,这样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才能维持河蟹高品质的口碑。

国庆前国家层面对于经济的刺激和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必将走出经济衰退的困境,我们的消费水平必将恢复,未来的产业发展将会更好。最后呼吁我们河蟹产业的所有同行能坚持品质的前提下,打好今年的持久战。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君联大闸蟹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sxldjc.com.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