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 周正东
“叮铃铃……”2025年2月6日上午9时,一个陌生号码拨通了淮阴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彭德宝的电话。
“我是薛某,我想将孩子的抚养费12万元交到法院一次性履行完毕,被上了‘黑名单’太难受了……”通话结束后,彭德宝立刻与申请人的父亲力某联系,告知其具体情况,约定好时间地点并通知了薛某。
据悉,被执行人薛某因抚养费纠纷被力某诉至淮阴法院。判决生效后,薛某始终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履行义务,力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薛某名下财产情况进行查询,未发现其账户中有可供执行财产。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发布限制消费令。
当天下午14时29分,薛某提着一包鼓鼓的方便袋来到该院执行指挥中心大厅。
“之前我想着上了‘黑名单’,大不了就是去银行贷不到款,也没什么大事儿!但是我发现自己居然连高铁票都买不了,真的是寸步难行……”被执行人薛某懊悔的说,“因为成了‘老赖’,手机号码也被迫换了,还被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心里滋味不好受啊!”
彭德宝一边安抚着薛某的情绪,一边把双方当事人引导至接待室,耐心细致做双方的矛盾化解工作。在确认薛某的12万元案款全部履行后,法院依法将薛某名字从失信“黑名单”中屏蔽,并解除“限高令”。
失信“黑名单”和限制高消费的威力显现,“沉睡”近5年的这起抚养费纠纷案件得以执行完毕。(胡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