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能人回乡创办“古法酿造酱厂”

2024-10-24 13:57:33    来源:兴化市戴窑镇    

今年64岁的吴正和是戴窑镇新花园村村民。改革开放后,脑瓜灵活的他带着妻子外出闯荡,他搞过电动机修理和水电安装,从事过水上运输,承包过中铁工程,也办过小型企业......在外虽然收入颇丰,但当他捕捉到绿色食品的无限商机后,他果断决定回乡创办“古法酿造酱厂”。

13582872514121605_33.jpg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总没有家里温暖,在老家创业也非常安全、非常温馨!”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兴化市琼花酱厂见到了吴正和,其时他正在侍弄他的大缸里的酱油。记者在老吴的厂里转了一圈,感到里面确实干净卫生,80只盛放酱油的大缸上一尘不染,每个缸上面都盖着一块厚厚的玻璃盖子,一点灰尘都进不去。“老吴,给我买10斤酱油!”正当老吴接受采访的时候,附近青凤村的袁大爷赶到这里打酱油。“老吴厂里的酱油全是古法手工制作,鲜美卫生,吃了放心!”袁大爷拎着酱油桶高兴的说。

吴正和告诉记者,有创办“古法酿造酱厂”的念头是在三年前。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赋闲在家的他一次到妻子打工的超市逛逛,发现不时有居民前来购买酱油,现场很是火爆。“当时,我就感觉到千家万户烧菜时都要用酱油,由此便萌生了创办酱厂的念头。”

14010208943947242_33.jpg

“但要使自己生产的酱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必须与众不同!”吴正和说,他当时就想到了农家古法自制酱油的路子。说干就干。去年下半年,他找到村两委会,把自己办酱厂的想法向村两委会负责人汇报后,得到了村干部们的支持。村里计划将老吴的酱厂作为“一村一品”项目上报,很快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后,就将村里紧靠305省道的一块一亩多地划给老吴办酱厂。老吴随后到兴化跑有关部门,很快办理了营业执照、食品小作坊登记证,于2024年年初办起了兴化市琼花酱厂。

“我这里的酱油全是采用古法酱油的制作方法,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到原料的选择、发酵、晒制等多个环节。”吴正和介绍,他选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黄豆提前泡发,然后用高压锅煮制,直至变得柔软。然后将煮好的黄豆控水后,放在容器内用勺子碾压成泥。面粉需要微火炒至微黄。在一个可以密封的瓶中,将面粉和酱油曲拌匀,然后和黄豆泥混合均匀,装入瓶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发酵初期,黄豆会长出黄绿色霉菌,这是正常的发酵现象。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动黄豆,以保证发酵的均匀进行。发酵完成后,将黄豆放入缸中,加入盐水,然后放置在阳光下晒制。晒制过程中,需要每天翻动一次,以促进酱油的成熟。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晒制结束后,将酱醪放入滤布或袋中压榨出汁,所得的液体就是生酱油。“古法酱油的制作是一个耗时且需要精心照料的过程,但它所产出的酱油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风味。”

今年春夏之交,吴正和除请了几名农民工,他们一家四口也全上阵,忙碌了两三个月后,用古法制作了80缸酱油。

“照这样的进度生产下去,估计一年能生产酱油24吨。由于我的酱油是纯手工的,鲜美卫生,目前除了戴窑、舍陈、东台等地的消费者前来购买;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得知我家的地点后,泰州和苏南等地的消费者也赶过来购买。几个月下来收入相当可观,比我过去在外面闯荡时的收入高得多。”吴正和表示,下一步,他将扩大生产项目,将生产的触角向酱蒜头、酱生姜、酱瓜子、醋等项目延伸,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把琼花酱厂做大做强。                                  (冯兆宽  李健宁)来源:兴化市戴窑镇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sxldjc.com.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4046985号